close

增長相關:

  • 產品當前的北極星指標(North Star Metric)明確嗎?是什麼?
  • 我是否以提升產品價值作為決策依據?
  • 在時間、資源允許下,我是否推動展開了一系列持續的增長行動?
  • 產品的aha moment明確嗎?對不同的用戶來說是否不一樣?產品是否有相應的激活/留存機制?
  • 我是否以AB test作為基本手段?
  • 我是否定期進行數據分析並從數據中挖掘機會?

上癮模型相關:

  • 如何將產品設計與用戶的使用習慣與情感狀態相關聯?我的產品希望用戶養成什麼樣的行為習慣?
  • 產品有哪些觸發促使用戶採取行動?哪一個觸發出現的頻率最高?(每當用戶感到…他就會…)如何在用戶產生內部觸發時及時引動外部觸發?
  • 是什麼原因限制了用戶完成某項任務的能力,而這一行為有可能變成他們的習慣?期待酬賞的時候,用戶可採取的最簡單的操作行為是什麼?如何簡化產品使該操作行為更輕鬆容易?
  • 我的產品為用戶提供了哪種多變的酬賞?(社交酬賞——來自他人的認同,獵物酬賞——資源、金錢、信息,自我酬賞——操控感、成就感、勝任感)如何優化酬賞機制?
  • 我的用戶在產品付出了什麼“投入”?其中哪些投入可以增加他們成為回頭客的可能性?如何能增加用戶對產品的投入,以實現:加載下一個觸發;將儲存價值以數據資料、內容、關注者、信譽和技能的方式呈現出來。

決策與影響力相關:

  • 整體產品的哪些環節可以設置影響用戶的手段?(稀缺效應、錨定效應、贈券效應、環境效益、宜家效應、從眾效應)
  • 如何加大產品的影響力?(互惠、承諾與一致、稀缺、喜好、社會認同、權威)
  • 思維修煉相關:
  • 有沒有通過逆反假設訓練產生創新想法?
  • 產品中存在哪些美第奇效應的產物?

運營相關:

  • 產品內部存在怎樣的生態?促使其更好地發展的關鍵因素是什麼?
  • 是否對關鍵數據瞭如指掌?能否通過數據找到最關鍵的發力點?
  • 社群為用戶提供的工具性、病毒性、長連接屬性分別是什麼?
  • 是否靈活運用社交網絡中的六大驅動力(利益驅動、榮譽驅動、關係驅動、事件驅動、興趣驅動、地域驅動)?
  • 精益相關:
  • 能否從產品價值、目標市場、市場規模、收益指標、競爭格局、競爭優勢、市場時機、營銷策略、商業模式評估產品機會?
  • 是否精益地驗證假設?
  • 產品是否需要轉型?
arrow
arrow

    J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